我的第一个段落

院长孙澄简介

发布时间:2018-09-03浏览次数:10828

   名:孙澄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建筑创作及其理论、寒地地域建筑与人居环境、城市防灾与建筑安全、数字化建筑设计

个人简介:
男,汉族,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建筑教育研究团队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  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  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  委员

寒地建筑国际协作研究协会(ICCHA  委员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  理事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第六届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  副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奖励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评审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黑龙江、山西、河北、四川等多个省份科技奖励  评审专家

《新建筑》、《城市建筑》、《中国建筑教育》编委,《西部人居环境学刊》通讯编委

教育及工作简历

学习经历:

19982003,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41997,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建筑学硕士学位

19891994,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院长

20162018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20152015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高级研究学者

2011201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访问学者

2010~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02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

20082008  瑞士联邦研究院  访问学者

200520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破格)

20042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

199720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助教、讲师

课程教学

[1]本科教学

《建筑设计基础一、二》

《专业导论》

《图书馆建筑设计专题》

《数字化建筑设计》

《参数化建筑设计模式研究》

《开放式研究型建筑设计》

[2]研究生教学

《建筑创作技术理念导论》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建筑全寿命期绿色性能模拟分析技术与新型设计工具”(批准号:2016YFC0700209

[2]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严寒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JC2016008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严寒地区可持续办公建筑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批准号:5157817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建筑环境动态信息模型的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模式研究”(批准号:51278149

[5]“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编号:2013BAJ12B04

[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参数化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NCET-10-0063

[7]中国建筑学会学术研究课题“基于实测数据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采暖能耗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构研究”(批准号:2014-01

[8]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严寒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设计技术研发” (批准号:2016-K1-001

[9]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寒地灾害救援训练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相关技术研究”(编号:GZ15A502

[10]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寒地数字化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编号:GZ10A509

[1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寒地城市防灾空间系统建设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编号:E200923

[12]中国BIM标准研究课题“数字化加工制造P-BIM应用技术研究”(MH20120921

学术论文:

[1]现代图书馆建筑创作探索. 建筑学报. 2002

[2]活的建筑”——关于建筑类生命体特征的思考. 建筑学报. 2005

[3]从城市到建筑 从建筑到城市. 建筑学报. 2008

[4]新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 建筑学报. 2009

[5]基于医患分离理念的综合医院门诊空间体系架构. 建筑学报. 2010

[6]寒地办公建筑采暖能耗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构. 建筑学报. 2013 

[7]严寒地区办公建筑整体能耗预测模型建构研究. 建筑学报. 2014

[8]当代城市综合体的文化功能复合研究. 建筑学报. 2014

[9]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天然采光设计研究. 建筑学报. 2015

[10]光热性能考虑下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形态节能设计研究. 建筑学报. 2016

[11]绿色性能导向下的建筑数字化节能设计理论研究. 建筑学报. 2016

[12]东北地区农村住宅设计适宜性节能技术策略研究. 建筑学报. 2016

[13]性能驱动思维下的动态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研究. 建筑学报. 2017

[14]基于强震破坏模拟的中学教学区灾损信息模型研究. 建筑学报. 2017

[15]基于疏散模拟的东北地区居住区路网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建筑学报. 2018

[16]面向人工智能的建筑计算性设计研究. 建筑学报. 2018

[17]Simulation-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imber-glass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evere cold regions. Sustainability. 2017

[18]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ummertime occupant behaviour and thermal comfort in office buildings in northern China.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8

著作教材:

[1]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走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与文教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当代图书馆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4]基于GANN-BIM的寒地建筑形态数字化节能设计. 2018

[5]模拟·编码·协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6]编程·建筑[译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7]参数化设计元素[译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8]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建设绿色综合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发明专利:

[1]一种基于准、非稳态法测试建筑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发明专利权,中国

[2]一种严寒地区开放办公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3]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严寒地区建筑外墙传热性能预测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4]一种基于采暖能耗考虑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外窗几何参数优化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5]一种基于BIM平台的非标准建筑围护构件数控加工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6]一种基于GANN-BIM模型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形态节能设计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7]一种适用于寒地城市的应急避难的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8]一种应用于钢结构建筑数字化加工制造的BIM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9]一种基于冬季风环境模拟的严寒地区建筑中庭的优化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10]一种寒地城市社区级避难空间避难安全评价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11]一种基于低空摄影测量的城市高密度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评估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12]一种基于局地光气候的严寒地区建筑自然采光性能仿真方法,发明专利权,中国

荣誉获奖:
2018年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

2017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工作室(A类)

2017年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2016年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5年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 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2014年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 中国建筑设计奖金奖

2013年 中国建筑设计奖银奖

2013年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师

2011年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年 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0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办公电话:0451-86281089

电子邮箱:suncheng@hit.edu.cn

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66号237房间

邮政编码:1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