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在土木楼四楼走廊的尽端,墙上挂满图纸,城市规划系的师生们济济一堂,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方案讨论与思维碰撞,这里正开展着一堂特别的城市设计课——城市设计阶段性方案联评。
本次联评除了课程指导教师以外,邀请了徐苏宁教授、赵天宇教授、冷红教授、陆明副教授、薛滨夏副教授、邱志勇副教授参加。当同学们见到如此阵容的指导团队,开玩笑说:“哇,都是明星教师,我一定要他们在我的图上签名!”
在一上午的联评中,每组同学对自己方案做了认真的介绍,各位指导教师对每一个方案的定位、主题概念以及布局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教师团队建议学生在目前阶段,应在方案主题提炼方面做更加深入、踏实的分析和探讨,抓准基地的发展方向,明确方案的特点。同学们经过此次联评,也纷纷表示收获很大,他们通过与老师们的讨论明晰了设计的思路,启发了开阔的思维;也通过彼此的坦诚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此次联评课是城市规划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广泛调动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城市规划系以2012年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为试点,推出打破“小班教学”、非责任教师参与、引进“外脑”以及定期联评等系列改革措施,为城市规划系的全体师生搭建集高度参与性、开放性和融合性为一体的课程设计教学平台。之前西班牙罗伦索教授曾作为“外脑”,参与选址、基地调研、分析的课程阶段。此后还会推出系列举措,配合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打通全部师生沟通的渠道,搭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沟通平台。
指导教师团队认真听取学生的方案介绍
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指导教师团队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