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与公众对健康宜居环境需求日益提升的复合背景下,可持续建筑已从重要选项转变为支撑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为庆祝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北京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的EBES Sustainable Building《能源与建筑环境——可持续建筑(英文)》(以下简称《期刊》)正式创刊,共同探讨可持续建筑前沿科学问题,2025年10月12日至10月13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承办的《期刊》创刊发布会暨首届可持续建筑大会在建筑与设计馆111报告厅成功举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帅永、北京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总监王洁、中国工程院院士梅洪元、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康健、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赵旭东、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谢亿民、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孙澄,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李隆球,以及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2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参加本次大会,共同见证期刊创刊启航,并聚焦可持续建筑瓶颈问题,探讨如何创新重塑人居环境可持续未来。开幕式由哈工大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剑飞主持。
创刊发布仪式
帅永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创刊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哈工大以学术力量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他强调,学校将全力支持期刊建设,《期刊》必将成为可持续建筑领域知识创新与技术融合的重要阵地,为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贡献更多的“哈工大智慧”与“中国方案”。
王洁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是科爱与哈工大的首次合作,科爱期待以这本期刊为基础,与哈工大深化合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哈工大优势领域孵化更多高水平精品期刊,形成学术品牌效应。
期刊名誉主编梅洪元指出,期刊将顺应时代变化,通过学术界、产业界与研究机构的深度协同,打造彰显中国智慧、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标杆平台。
期刊主编孙澄以及编委代表康健、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Michele Bonino、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袁艳平先后在致辞中介绍了期刊相关情况,表示本次创刊对建筑发展领域的里程碑意义,以及为全球可持续建筑发展、人类绿色宜居未来助力的决心。
帅永致辞
王洁致辞
梅洪元致辞
孙澄致辞
康健致辞
陈清焰致辞
Michele Bonino致辞
袁艳平致辞
陈剑飞主持创刊发布会
创刊会后举行可持续建筑大会。10月12日上午由孙澄教授任学术主持,3名专家作特邀主旨报告。梅洪元教授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突破-地外建筑探索”为题,系统性地阐释了地外极端环境下人居系统设计与建造的关键技术突破及其建筑可持续内涵,并结合案例分享了地外建筑学的交叉创新内涵及其团队在地外建筑领域的一系列探索。赵旭东教授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从太阳能热能、太阳能光伏/热能、太阳能热泵、太阳能光伏/热电转换以及太阳能冷却、除湿和通风等方面介绍了太阳能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谢亿民教授通过分享题为“从智能设计到智能建造:创造既高效又美观的建筑结构”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团队所开创的“渐进结构优化”(ESO)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拓扑优化理论,以及如何将结构优化设计理论通过计算机算法予以实现,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
梅洪元作特邀主旨报告
赵旭东作特邀主旨报告
谢亿民作特邀主旨报告
学术主持孙澄
12日下午的主旨报告分为3个部分,分别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爱杰教授、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姜益强教授、校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部总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刘京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共8名学者做主旨报告。香港理工大学牛建磊教授围绕“城市室外空间的热舒适规划与设计——可持续性相关性、历史时机与技术可行性”的相关议题,讲述了香港RGC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及主题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清华大学朱颖心教授聚焦“双碳”目标下中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满足健康、舒适与低碳需求的新的室内环境营造策略,并指出需要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以及采用现代数字技术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翟志强教授对中美两国实现净零能耗建筑(NZEB)目标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强调推进NZEB发展的实用必要性和战略要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柳教授系统介绍了团队在绿色建筑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低能耗建筑设计技术体系以及适应辐射资源零碳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新加坡国立大学Rudi Stouffs副教授结合应用实践案例介绍了团队在城市尺度的建筑存量计算、隐含碳核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所研发的可整合隐含碳与建筑运营碳数据的城市数字孪生平台。上海交通大学连之伟教授聚焦睡眠环境营造的相关问题,强调了营造健康舒适睡眠环境的重要性,并结合研究案例分享了影响睡眠的各项因素以及可能的研究与成果转化方向。北京大学汪芳教授系统介绍了流域人居系统的框架、传统智慧与现代智慧相融合的科学路径与计算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积累在实践与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东北师范大学周丹丹教授从水环境视角,分享了关于污染土壤DOM对水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强调了水生态安全对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牛建磊作主旨报告
朱颖心作主旨报告
翟志强作主旨报告
学术主持王爱杰
杨柳作主旨报告
Rudi Stouffs作主旨报告
连之伟作主旨报告
学术主持姜益强
汪芳作主旨报告
周丹丹作主旨报告
学术主持刘京
13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王昭俊教授和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朱玲教授分别任学术主持,6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中国科技大学季杰教授、深圳大学莫金汉教授与伦敦大学康健教授分别围绕太阳能建筑的构建与性能、健康室内空气环境营造以及声环境视角的低空经济等领域,介绍了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Michele Bonino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袁艳平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孙澄教授分别基于国际视野和实践需求,讲述了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双年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建筑领域国际期刊视角的在地国际化学术平台建设以及如何面向可持续未来展开计算性设计研究与实践。
季杰作主旨报告
莫金汉作主旨报告
康健作主旨报告(线上)
学术主持王昭俊
Michele Bonino作主旨报告(线上)
袁艳平作主旨报告
孙澄作主旨报告
学术主持朱玲
10月13日上午举行中新学术论坛。孙澄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Rudi Stouffs分别致辞,强调了本次论坛对于两国展开高水平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哈工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未来更进一步的深入合作表示高度期望。论坛报告分为2部分,分别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刘莹教授、建筑与设计学院韩昀松教授主持,4位嘉宾作论坛报告。新加坡国立大学Ali Ghahramani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曹彬副教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Immanuel Koh助理教授分别围绕以人为本的智能建筑、建筑环境中的个人舒适系统以及建筑领域的创新人工智能等前沿问题,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相关研究积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吴偲助理教授、东南大学李京津副教授和哈工大骆肇阳副研究员则针对城市模式语言形式化、设计结合日照以及建筑照明环境控制等关键问题,探讨了未来的前沿研究议题。
Ali Ghahramani作论坛报告
曹彬作论坛报告
Immanuel Koh作论坛报告(线上)
学术主持刘莹
吴偲作论坛报告
李京津作论坛报告
骆肇阳作论坛报告
学术主持韩昀松
《EBES Sustainable Building》创刊发布会暨首届可持续建筑大会于2025年10月13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圆满落幕。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多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外建筑、太阳能技术、结构优化、低碳环境等可持续建筑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度交流与探讨。新刊的创立不仅筑牢了领域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更搭建了一个融汇创新思想、促进国际合作的开放平台,将为推动建筑领域绿色转型、引领人居环境可持续未来注入持久动能。
期刊主页Homepage
https://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ebes-sustainable-building/
在线投稿Submission: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ebesb/default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