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段落

【党史学习教育】建筑学院1934106团支部与深圳校区建筑学院1906101团支部联合开展“百年建筑·历史传承”红色讲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05浏览次数:387

(张皓楠/文 图)100 年来,中国社会经历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娄山关”、“腊子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贺信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增强青年学子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促进一校三区融合发展,在红色建筑中学党史、悟“七一”讲话精神。校本部建筑学院1934106团支部与深圳校区建筑学院1906101团支部于929日晚在土木楼246教室、深圳校区G1102A教室联合开展“百年建筑·历史传承”红色讲学活动,学生们从建筑学专业视角通过讲自己家乡的红色建筑学习百年党史。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组长、校团委书记王东升,深圳校区团委副书记于伟,校本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宏,深圳校区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马航,校本部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来旭,深圳校区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菁,校本部建筑学院1934106班班主任郭海博、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程郡和深圳校区建筑学院1906101班班主任蔡佳秀、辅导员林晓玲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校本部学生冷晓煦和深圳校区学生金嘉怡共同主持。

        红色讲学活动分“寻根溯源、铭记历史、精神传承、开拓奋进”四个篇章。

寻根溯源。校本部吴梓豪为大家介绍了嘉兴南湖红船以及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和纪念馆中蕴含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圳校区杜享昱和易澍人由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和八七会议会址,并总结了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铭记历史。观看完电影《百团大战》后,校本部吕卓轩分析了由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的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以建筑设计手法的角度讲述了日本731部队的罪行。校本部汪子渲讲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故事、浮雕的故事和建立的意义。本部郭雨萌和吴梓豪带来的诗朗诵《仰望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参会人员更是深受感触。深圳校区金嘉怡讲述了罗湖桥的故事,罗湖桥见证了一百年来在这里发生的风风雨雨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故事。

     


        精神传承。校本部黄睿讲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哈工大主楼的设计者邓林翰先生的生平事迹。深圳校区韩继文介绍了大庆铁人纪念馆,他叙述了纪念馆外观和布局体现出的铁人精神。深圳校区杨腾越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激励一代代青年奋发作为。

        开拓奋进。深圳校区陈荣康和郑灿源介绍了改革开放后“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和地王大厦,展示了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深刻影响。校本部王悦然介绍了代表“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上海展览中心。最后,本部段殊凡和深圳校区姜睿共同带来了北京大兴机场和港珠澳大桥的讲解,大兴机场和港珠澳大桥见证了时代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

        讲学结束后,各位嘉宾进行了点评。深圳校区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马航书记说:“这是由校本部与深圳校区建筑学院共同开展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团日活动,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哈工大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同学们的演讲从缅怀历史到展望未来,主题非常丰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次团日活动促进了南北校区建筑学院学子的沟通交流,也进一步推动了南北校区党建活动的开展和合作。希望今后能持续开展南北校区党建团建的共建活动,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教育融入到育人育才的全过程。”


深圳校区团委副书记于伟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要铭记自己民族的历史。他说,同学们能将党团日活动和自身专业结合,学习中国南北方的红色建筑的设计和其背后的故事里所蕴含的党史,体会其中的精神,这正是总书记讲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体现。二是希望同学们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的嘱托,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并希望青年学子们努力奋斗,在未来能为哈工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本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宏对老师的指导、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她指出,这次讲学活动回顾了中共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回顾了我们建筑人的红色历史和红色建筑的历史,让我们当代的建筑人感受到了洗礼,也唤起了我们对历史永不磨灭的记忆。她寄语学生,作为当代的哈工大建筑人,应当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就国家和民族希望。大家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校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组长、校团委书记王东升总结发言。他指出,大家的讲学十分接地气、有朝气,充分展现了哈工大规格和百年建筑学科的特色和底蕴,展示了哈工大人的担当作为。此次讲学活动形式丰富,系统设计强,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典范,通过采取青年喜欢的方式开展主题学习,注重了方式方法创新,也落实了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的相关部署要求。在讲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所学专业、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将哈工大传统的家国情怀体现得非常深切,展示了南北青年风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同时他还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在细节上下功夫,要思考如何结合时代热点进行设计和组织,紧密扣题,在总体设计上要更加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专业性,思考如何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悟做到“画龙点睛”;二是要在讲内涵上下功夫,要讲好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传承,在展示专业特色的同时也要在思想性、政治性上再深入挖掘。在对建筑学的专业性上,可以再继续研究,更深入探寻红色建筑的内涵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党史之间的关系,考虑在不同时期各种红色建筑背后社会变迁和思想发展的规律。三是在创一流上下功夫,希望一校三区的同学们能够传承哈工大规格,苦练哈工大功夫,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的建筑,承载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见证了党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时光匆匆,历史已为历史,但人民不会忘记,红色建筑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作为新百年的主力军,作为哈工大的建筑人,我们要从党史中学习经验智慧,在红色建筑中感受党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在贺信精神指引下,勇敢担当新百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