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阳光论坛”再次开讲,11月21日在建筑学院土木楼三楼礼堂,一场关于“哈尔滨城市雕塑”的讲座中又一次激发起大家的学术热情。
建筑学院设计学系教师王松引在讲座中同听众积极互动,展开了关于哈尔滨城市雕塑以及北欧城市雕塑借鉴等公共艺术设计问题的探讨。在讲座中,王松引详细地从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文化渊源讲起,再逐步讲到了各个阶段哈尔滨城市雕塑的创作与评价,通过丰富的引证资料、照片图表以及自己对城市雕塑创作背后故事的挖掘,为大家还原了一个个哈尔滨著名城市雕塑的诞生——散落在城市中的雕像小品、伫立于中央大街两侧的公共雕塑、位于城市街道漫步高潮的江畔防洪纪念碑......讲座中,王松引还讲述了自己在北欧做访问学者期间对北欧城市雕塑的考察感悟。他分析了作曲家西贝柳斯的雕塑——“芬兰颂”在设计与实现过程的曲折,以及它如何超越历史风格创造了既抽象又符合场所气质的雕塑语言。
整场讲座气氛轻松活跃,王松引用生动的语言教会同学们如何去欣赏哈尔滨的美丽,以及如何挖掘城市记忆中的故事。这场论坛的成功举行,不仅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也成为“阳光论坛”活动的一个小高潮。
王松引老师做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