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段落

建筑学院师生喜获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3-04-25浏览次数:72

      近日,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官网(http://www.isbdc.cn/)公布了“201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组成的师生团队一举获得竞赛一等奖。该团队提交的3份作品均由建筑学院李桂文教授、史立刚老师指导完成,其中梅兰、王皎、李海英、麻连东设计的作品《Store the Sunshine & Follow the Sun》(驻波-逐日)获得一等奖,曹玉琪、周舟、张斯、肖俊龙设计的作品《Blending-Light》(融-光)获得优秀奖,在本次国际建筑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人的设计风采。
      作为高水平、国际性的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自2005年设立起该项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每届都会吸引各国建筑师及著名设计机构参赛。获奖方案都兼顾科技创意的先进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其中2009和2011年竞赛的一等奖获奖方案均已实地建设,成为可供观摩、经受使用检验的绿色建筑实体,有力地推动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深度发展。“201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本届竞赛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开展的中德公共建筑节能项目为基础,以“阳光与建筑再生”为主题,对青岛海慈医院进行功能和节能改造设计,部分建筑更新为城市老年人康复中心。在人口老龄化、建筑低碳化和旧建筑更新改造的语境下,设计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推广示范意义。本次竞赛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参赛者主要为世界范围内的职业建筑师和高校师生,共设有一等奖2名和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以及优秀奖和技术单项奖、建筑创意奖多名。
      评委团由包括国际太阳能学会亚太区主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系Deo Prasad教授、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建筑与太阳能技术学院院长M.Norbert Fisch教授、国际太阳能学会日本区主席,日本工学院大学建筑系Mitsuhiro Udagawa教授、荷兰代尔伏特大学建筑系Peter Luscuere教授、台湾建筑中心绿建筑委员,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景观系所主任兼所长欧文生在内的9名国际资深专家组成。竞赛评审分为初审和终评,终评采取专家组集体讨论投票,按照简单多数的原则评选作品,根据建筑改造设计、主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采用的其他技术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对来自全球的102项参赛作品进行了终评。我院的作品《驻波-逐日》将对人生与太阳能的感悟以及老年人康复中心的精神诉求升华为充满终极关怀的设计理念,并转译为利于主动式和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复合利用的波形体型和公共空间载体,形体与创意契合为一体。作为本次竞赛的核心内容,该作品全方位利用了主动式和被动式太阳能集成技术并具有可操作性,并且采用了新通风系统、地源热泵制冷制热系统、雨水收集与中水回水技术、热量回收装置等,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次竞赛的优异成绩显示了我院在低碳建筑设计领域的卓然实力。

201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评审专家

一等奖作品《驻波-逐日》